中国深圳两名游客在7月台风“韦帕”吹袭期间,不顾警示擅闯自然灾害危险区被困,最终花费救援人员12小时才将他们救出。近日,两人各被罚款5000元人民币,是自然灾害综合法规实施后全国首张罚款。
内地传媒20日报道,深圳市15日根据《深圳经济特区自然灾害防治条例》,大鹏新区应急管理局对两名游客各处以5000元人民币罚款,开出全国首张基于自然灾害综合法规的个人罚单。应急管理局综合防灾减灾科科长陈志亮表示,当局依法调查取证,确认两人违规进入临时划定的自然灾害危险区,罚款旨在警示公众遵守法规,敬畏自然。
《深圳经济特区自然灾害防治条例》于2023年11月1日起实施,明确规定未经政府批准,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进入临时划定的自然灾害危险区,违者个人可被罚款5000至2万元,单位可被罚款2万至10万元,并需承担救援费用。条例涵盖易发生洪水、山泥倾泻等地质灾害的区域。大鹏新区6月率先发布危险区地图,涵盖大鹏半岛市级自然保护区等地,当特定气象预警生效时,这些区域即被列为禁入区。
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数据显示,近年来,游客在台风或暴雨期间违规进入危险区导致遇险的事件屡见不鲜,不仅危及个人安全,还耗费大量公共救援资源。法律专家李明指出,此次罚单具有里程碑意义,标志着从“柔性劝导”转向“刚性执法”,旨在提升公众对自然灾害风险的认知。
中国气象局表示,台风“韦帕”造成广东多地强降雨,深圳部分地区录得超过200毫米降水量。国际红十字会呼吁民众遵守灾害预警,避免进入高风险区域。这张罚单提醒公众:真正的勇敢在于敬畏自然,而非挑战极限。随着气候变化加剧,类似法规和执法行动有望在全国推广。
来源:香港中通社